拳打意念2008.8.30

今天星期六,感觉前两天体力透支导致的身体不适还没有完全好,来到荆门烟树的时候日本学生小林方义已经到了。我们压着腿聊了会儿,之后刘晶鑫和薛建华就来了。带着小林练了两遍拳,师父也到了,师父看着我们打了遍拳之后,就对小林说他练拳太快、太急,虽然我今天身体不在状态,可是“心致意动,意致体动”,这样练拳让人看了很饱满,很舒服,而小林只是学会了架子,打的非常快,所以现阶段他应该将拳放慢了练。其实太极拳是有快有慢,快即阳,慢即阴,阴阳相间,方为太极。公园老年人一味的追求慢,只有阴,实际上练的已经不是太极了,而是体操了;少林寺的外加拳一味的追求快,没有内动,只有阳,也不是太极。真正的太极到最后则是一趟拳下来,快慢相间,连接自如,行云流水。所以我们平时在练拳时应该有计划,和工作一样,这段时间慢练,等练到一定程度了又快练,然后再慢练,接着快练,如此反复下去,拳就会有长进,到最后的程度就是刚才所说的那样一套拳下来有快有慢,有阴有阳,方为太极。

听了师父一席话,感觉对拳的理解一下高了很多。下了课之后,师父又让我们练单推手时的撞肩,我们很多人在练时只是拿肩机械性的硬顶,实际上在化开对方的力时,就在对方的意念中想往后退而实际还没退的瞬间肩撞对方,会很容易的将对方撞出,不用费很大力,这在太极拳上就叫拳打意念,平时所说的听劲也是这个道理。有句话叫“敌不动我不动,敌欲动我先动”,这儿的“欲”实际上就是对方的意念,说明对方想着下一步要干嘛,而我们却事先能够知道并且想出破敌之策。所以我们拳在练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要有意识的往这方面训练,而不要再和以前一样两人一搭手就是“牛顶”,最后谁也练不出来。

说到这忽然想起前天晚上师父和罗埃利说的一些东西,练拳养气一说,练拳是在养气,而推手踢腿什么的都是在放气,年轻人在练拳时一定要养气然后再放气,这样来回的练,才能出功夫,否则一味的练拳养气,而忽视那种推手等气的瞬间爆发,到最后就真成了人们说的练太极打不了人了。但是人到了六十岁之后,由于身体的老化,应该把重点放在养气了,要养大于放,这样才能长寿,否则那个时候还高强度的推手踢腿放气的话,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。总之练拳尤其是我们练内家拳的千万不可瞎练,一定要在师父的正确指导下有计划的练拳。很多人不懂以为拿张光盘或者拿本书就来练拳练武,殊不知武术很多时候只有在师父口授的情况下才能习得要领的。

 

杂记
新闻
视频
图集
教练